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- 新闻资讯 - 黄河呼和浩特动态
扫一扫,手机打开 扫一扫,手机打开 联系电话:0471-5193880

故意造谣引起恐慌应该怎么判刑

【发布日期】2017-05-12  【浏览次数】5840次   【字体选择】   【关闭

  所谓祸从口出,一切罪恶皆有口起的现象实在不少。尤其是一些由造谣引起的他人或是社会恐慌,更是要负法律责任。下面内蒙古律师就以真实案件来为大家介绍一起,由于造谣而引起恐慌,最终被判刑的例子。
  
  杜某偶然在某超市的广告上看到某超市的服务台电话,决定跟超市总台服务员开个“玩笑”。他当即拨通了电话,对总台服务员说商场中有一枚定时炸弹,是他自己出于报复放进去的,两个小时后就会爆炸。服务员立即报告了领导。警方接警后,火速疏散顾客,搜寻了几个小时,才发现这只是一个恶作剧。事后,杜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。
  
  杜某的行为已构成编造、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。本案中,杜某的行为与之吻合,他谎称商场有炸弹,属编造、故意传播爆炸威胁性恐怖信息;通过传播后引起了疏散顾客、警察搜寻等后果,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。尽管是开玩笑,但杜某对由此产生的后果持放任态度,而非适可而止,具有主观上的间接故意。
  
 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(三)》第八条投放虚假的爆炸性、毒害性、放射性、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,编造爆炸威胁、生化威胁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,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,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,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;造成严重后果的,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。

关于黄河呼和浩特    业务领域    专业团队    新闻资讯    在线咨询    加入我们    联系我们

电  话:0471-5193880 / 18947116525  网  址:www.sxhhls-hhht.com  地  址:呼和浩特万达广场B座22楼2203、220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

版权所有:山西黄河(呼和浩特)律师事务所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701号 蒙ICP备17001204号-1 网站建设国风网络 网站地图  

内蒙古律师 呼和浩特律师 呼和浩特律师排名

扫一扫,手机浏览